“您好,请把身份证、二维码准备好!”“请先填写信息,后面通行速度就能快一点!”……在被称为“上海西南门户”的G60枫泾道口,入沪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志愿者们手拿二维码来回于车辆间,提醒每一位返沪人员进行信息填报。就在这十几米的道口通道,志愿者执勤一次超过八小时,步数高达两万步。
2100多名志愿者主动请缨
▲志愿者陈燕在道口执勤,引导车辆人员准备好二维码,填报个人信息。受访者供图
傍晚6时,上海G60枫泾道口,八个通道全部开放,入沪车辆排起了长队。志愿者陈燕在休息区花了五分钟扒了几口饭,火速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返回岗位。
“尽量快点,道口上排队车辆很多,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这是她八小时执勤中,唯一的“中场休息”,为了尽量不离岗,她执勤时从不喝水。
陈燕是一名退役军人,现在是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的一名党员干部。正月初三,她听到区里招募道口防疫志愿者的消息,就毅然报了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是一名军人,我当然要站出来。”
这是一支临时组建的志愿执勤队。与陈燕一样,共有2100多名志愿者主动请缨入列,他们都是来自松江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街镇的党员干部和职工。1月27日起,上海启动省界公安检查站防疫查控模式。志愿者们自愿放弃春节假期,24小时轮岗,协助道口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对所有入沪人员测体温、筛查、登记信息。
▲志愿者在枫泾道口逐一向每一辆车内的人员介绍填报个人信息。受访者供图
十几米长的道口通道就是战场
逢人逢车必登记必查,排查所有人员信息,实现信息闭环管理,实现属地原则,联防联控。对于志愿者来说,十几米长的道口通道就是他们严防死守的抗“疫”战场。
“现在车队比较长,请您把信息先填好,后面通行就会快一点,给大家节省时间。”来自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办事处的刘震宇已经第四次上岗,他来回穿梭在道口通道,驾轻就熟地向每辆车的人员解释如何进行个人信息填报。
“最近是上海的复工高峰,道口车流量大,人们等久了有时会有些不耐烦,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耐下心来,做好人员沟通,提高道口医学检测的效率。只要解释到位,大家都能理解的。”刘震宇说。
“凌晨站岗是最艰难的,风一吹,整个人感觉凉到了心口。尤其是下雨天的时候,衣服外面是水,里面也是水,手裸露在外面感觉就像在冰箱里一样。”刘震宇说,虽然条件艰苦,但志愿者们从不抱怨,大家一直互相鼓劲,站好每一班岗。
抗疫一线父女俩并肩作战
今年50岁的陈兰云和女儿谈晓妍都在枫泾道口工作,不同的是,陈兰云是志愿者,女儿是现场医护人员。尽管在一个道口,但上班的时候,父女俩从未碰到面。“有时候排班时间一样,但我有我的工作,她有她的工作,根本遇不到。”陈兰云说。
1月27日,谈晓妍在家中怯生生地与父母提及,她第二天就要作为医护人员去道口上班,因为害怕父母担心,她一直隐瞒着自己报名的消息。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突然说:“老爸也报名了,老爸陪你一起去!”话音刚落,父女俩都笑了。
“当时很欣慰,想着上班的时候还能看到女儿,没想到从没碰到过。”陈兰云告诉记者,这两天,女儿已经申请去松江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与同事交班,但只要疫情防控需要,他会一直坚守在道口。“无论是隔离观察点,还是道口,都是抗疫一线,我们父女俩就是在并肩作战!”
晚上10点半,刚刚结束八小时执勤的陈燕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微信步数。“今天不多,只有一万七千多步,很多队友都超两万步啦!”她说。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