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到2020年,世界各地从未得以安静,从天灾直至人祸更迭出现。
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森林大火,和澳大利亚连烧了四个月的末日野火,已经杀死了近5亿只动物,烧毁了面积超过10万英亩的土地,澳大利亚的国宝考拉几乎已生理性灭绝。大火的起因,与人类活动脱不开关系。
跟随2020年一同悄然来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恐慌和威胁,面对不断增长的感染人数,更多人都在反思的是,为何这样直白而浅显的人祸,一次次的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悲戚和损失。
答案是没有敬畏之心。人类经历漫长的发展,自诩脱离了低级趣味,将思维和智慧列为高等智慧生物的标志,并以社会群体为载体,将自己列为了高等生物,俨然与其他生物不同,仿佛站在金字塔之顶,对自然中的其他物种展开了漫长的圈养、驱赶、研究,以及品尝。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和重要的部位”这样的结论,正是大脑自己得出来的。由微观到宏观,人常站在主观思维观察世界,在建立世界观的同时,将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仿佛上帝视角一般的人类,早已忘记了这个世界需要长存的一点,那就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切尔诺贝利事件二十多年后,往日一片废墟的空城,逐渐长成了植物的海洋,无数小动物试探的来到这里,并扎根这里。这座被人类遗弃、避之不及的城市,正孕育了新的生命,而那里并不属于人类。也许一百年以后,这里才会被人类试探性的、惶恐的足迹所踏足,但是不可否认,这里对动物的接纳度,比对人类的接纳度高太多了。
自然对人类从来没有特权。人类的智慧、思维并不能左右地球的发展。若将地球的生命浓缩到24小时,人类出现的时间只占了可怜的零点几秒,仿佛一道微光转瞬即逝。而占据这24小时的,是植物和动物。
事实上,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并非是所谓的“玄学思维”,仿佛蝴蝶扇了一下翅膀……所有的事情都环环相扣,因果相融。没有大肆的砍伐,地球之肺就不会消失;没有大肆破坏气候污染环境,温室效应就不会出现;没有一时的口舌之欲,就没有蔓延世界的疫情。
对自然永怀敬畏,摆脱捕风捉影的低级趣味,让野生动物的生命得以喘息,让群众可以选择是宅在家中还是自由的外出呼吸空气,让更多的人能够快乐的迎接和度过2020年。
“为什么悲恸的历史惨剧依旧无法成为警醒的轰鸣,为什么重蹈覆辙数次走向必然,我想我知道原因,但我不知道答案。”
备注:本文仅限参考,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