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化要有耐心

2017-4-8 09:18  |  作者:明明  |  来源:发展导报(太原)


  (原标题:做文化要有耐心)
  
  据统计,2016年全国传统戏 曲 演 出 票 房 收 入1.49亿元,比2015年增加0.05亿元,共有5594场;其中小剧场演出特别活跃,由2015年的1579场增加至1849场,这还不包含旅游演出。而2016年以前的几年,传统戏曲演出曾呈下滑局面。看来,演出及其票房有起有伏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注意,这可是传统戏曲,而且演出大多还在大城市,过去我们一向认为传统戏曲的主要观众在乡镇和小城市。
  
  陕西人艺版的 《白鹿原》日前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白鹿原》过去已经有个北京人艺版,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名人,演了多年,而陕西人艺的知名度远不如北京人艺,也没什么明星,可票依然售罄。
  
  再想想,舞蹈、歌剧、交响乐,哪个不是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忧虑重重,天天叫喊观众少、没票房,难以为继,甚至还指责流行艺术、大众文化冲击了市场和舞台,可后来的发展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尽管演出市场发展期间难免起起伏伏,每次跌落还都引来一阵惊慌,可以后又都再次转好,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演出市场一时的起落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对症下药,就一定会有转机。流行艺术、影视文化,不也如此吗?
  
  戏曲、话剧、交响乐、歌剧、舞蹈,当然不能和影视剧比,也不可能与流行音乐争票房,但这些艺术都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是要培育,要有佳作,而这一切,尤其离不开耐心。
  
  资金和政策的扶助与倾斜,需要耐心,不可能今年一出台,明年就来了政绩;观众培育也需要耐心,不会今年做公益演出,举办学生场、进校园、入社区,请专家导赏,过两年观众就蜂拥而至;建剧院、音乐厅,尤其不会立马见效,演出场次随后就能倍增,没有经营人才的介入,哪来的优 质 演 出 和 观 众 数量?创作、扶植新人更是如此,急就章、赶任务、不遵从艺术规律的作品从来都是过眼烟云。特别是近些年人们最为重视的文化运营,其客观周期从来都不是某个人说了算,而是根据当地许多因素而决定的。
  
  做文化,最怕没耐心、缺耐性,老是想一蹴而就,总是琢磨怎么能立竿见影。过去为了见成效,还刻意组织观众、让大企业包场,看起来很繁荣,但很难持久。
  
  以观众欣赏情趣的变化为例,过去都以为观众最爱看的就是流行艺术,没想到时间久了,观众的口味发生了明显转变,多元文化享受逐渐成了风气,传统艺术已经纳入人们日常欣赏的视野,而一大批制作公司、运营公司也随之而起。以前又有哪家公司会以为戏曲、话剧也赚钱?现在呢,市场上这类公司日益增多,因为大家终于看到了艺术发展和演出市场的内在规律。
  
  陈 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