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五“言”六色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西昌市、冕宁县、回坪乡等地对濒危语言纳木依语进行了相关调查与采访,并得到了西昌学院王德和教授,纳木依文化传承人李志清老师以及冕宁县文化馆等的大力支持。
五“言”六色团队成员与王德和老师
五“言”六色团队成员与王德和老师
南京大学五“言”六色团队走进凉山,经过紧张的筹备,团队成员对四川省藏学会副秘书长、凉山藏学会副会长李平、西昌学院教授王德和以及西昌市内的纳木依人进行了采访。李会长向团队成员讲述了纳木依的现状、起源和迁移历史;王教授则重点说明了拯救濒危语言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的语言工作者投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采访之余,王老师还邀请团队成员到他家喝酥油茶,成员们在感受到浓厚的民族特色时,更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李会长讲述纳木依.jpg
四川省藏学会副秘书长、凉山藏学会副会长李平
在冕宁县,五“言”六色团队还发放了近百份问卷,对纳木依语的传播现状,以及当地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相关统计与分析。随后,团队来到回坪乡庙高山村李志清老师的家中采访,李老师向团队讲述了纳木依关于人类起源等方面的一些传说。晚饭后,李老师叫来附近村镇的纳木依人,与五“言”六色团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随后他们在李老师家的小院里生起火,做起了露天烧烤。面对纳木依人的热情,团队成员保护纳木依语言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纳木依女性服饰.jpg
身着民族服饰的纳木依人
为了向团队成员展示纳木依的文化风采,李老师邀请了木里县、九龙县以及冕宁县的纳木依人来到回坪乡。他们身着纳木依人的传统服饰,在李老师家的小院里高唱着纳木依民歌、欢快地跳着纳木依舞蹈。冕宁县文化馆听闻五“言”六色团队在回坪乡进行社会调查亦前来采录。看着淳朴的舞蹈,听着宛若天籁的民歌,在欢快的氛围中,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盛宴接近尾声。
据悉,南京大学五“言”六色团队还会分别在贵州、湖南、湖北、上海、江苏等地继续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及濒危语言的相关调查与采访。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