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扬传统、努力创造新时代文化盛景,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愿。
上海文艺网 电(伊剑)12月18日,位于上海历史名镇罗店镇的罗溪书院邀请了沪上资深编辑、诗人举行文化研讨会。
罗溪书院文创园主任朱辉、上海宝山罗溪民间文化艺术创作者协会(下用简称)会长朱玲宝、副会长张家祺和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有关书院发展、诗社定位、必要举措、计划等相关事项分别作了充分交流,形成了初步共识。
罗溪书院文创园主任朱辉非常感谢嘉宾光临指导、交流。朱辉表示——国家领导人多次指示,要始终坚持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悠久文明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罗溪书院在延承发展书院文化事业的同时,一定不遗余力助力罗店作为历史文化重镇的相关文化崛起。现在,引起轰动,具有广泛教育意义的大型舞台剧《血色丰碑》,还在全国性青少年教育基地东方绿洲不断上演。大型舞台剧《花神故里》正协同罗溪文创者协会,和各界专业人士精心准备中。志在复兴小罗浮胜景的罗溪诗社也在各方支持下稳步向前。挖掘、融合、吸引、创造。愿与大家携手,共创未来。
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将一步步去验证,去实现。罗溪文创者协会副会长(著名书法家)张家祺向罗溪诗社赠送了书法作品。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罗溪书院内罗店名人纪念馆、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罗溪书院实训基地、瑜伽馆、茶艺室、职工技能培训院、罗溪书画院、诗社活动室、酒店、阅览区等,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发言摘录:
罗溪文创者协会会长朱玲宝——诗社有好的平台,有优秀组织架构,必须时刻牢记定位,基础性加广泛性地丰富吸收创作者队伍。诗社作品要多题材,多风格,多形式地展现。要有核心刊物,编选出可当罗店名片的高质量诗集。愿为诗社做有力后盾。
罗溪文创者协会副会长、张家祺——群贤毕至,诗润罗溪。金罗店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异的现代人文基础,必将有更多优秀人才关注、助力旨在中华文化复兴的事业中来。
上海市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主任曹小航——书院、宝山寺、罗店古镇老街等,罗溪书院和诗社的文化氛围很好,诗社又积极虚心取经,先祝愿罗溪书院及诗社创业有成,古诗新韵遍地开花。而后希望诗社立意立新立人,稳步向前,塑造诗坛新风。
资深艺术评论家、诗人潜堂——诗镇罗店,大有可为。小罗浮诗存是遗产也是动力,相信罗溪诗社在书院支持下,将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其璀璨夺目的光彩。罗溪诗社,处海上之北翼,江风浩荡之际,有海纳百川之胸襟,汲本土诗文传统之厚泽,新旧诗体并举,标当代诗风之独秀,用心耕耘,诗学诗艺并重,诗风遐迩,当得世界大美而启之,任重而道远。
诗乡编辑,散文诗博览副主编、诗人杨瑞福——办好一个诗社,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和引进。诗社有健康规划,有深入挖掘,有潜心创新 ,必然会有广阔前景。
上海作协会员、诗人宗月——立足历史名镇罗店,在文学的大花园里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扎根心灵驿站罗溪,在诗歌的万里晴空振翅翱翔、直冲云霄!希望更多的人同行,共同用自己真诚的感悟为时代讴歌!罗溪诗社是联系你我的桥梁和纽带。
中华诗词协会、上海诗词协会会员、罗溪诗社特约编委蒋宝山——诗社必须求精,立足上海,面向全国。
上海朗诵协会会员、罗溪诗社朗诵指导梁大为——诗人出好作品,朗诵有好味道。与相关文艺及科技的结合,是诗歌获得新生的保障之一。但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是有隽永意味的各类型健康诗词,都值得欣赏,保存、赞扬。
罗溪诗社副社长李震清——诗社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以现代诗和古体诗为基韵,同时兼具各式文化载体,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积极融入生活,讴歌新时代,给诗坛注入健康活力,将古镇罗店的前世今生化作诗和远方。
罗溪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诗人伊剑——文化的复兴必有诗歌的复兴,而好的理想、架构、平台、作品、读者,评论等若不能有效并长效融合好,都是令人遗憾的,罗溪诗社在罗溪文创者协会、罗溪书院文创园的坚实支持下,目标很明确,记得诗人初心 ,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