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路上,上海和百老汇距离还有多远?

2019-12-3 16:56  |  作者:简工博  |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继一个月前为上海国际艺术节“掐表抢票”之后,市民杨磊再次发动亲友帮忙“抢”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的演出票。和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瞄准那些国际名团的经典演出不同,此次杨磊的目标是原创华语音乐剧,这也是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的一大特色:2020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将带来6部原创华语音乐剧作品,过去8年,音乐剧节已累计献演36台95场原创华语音乐剧。
  
  “用我最熟悉的语言歌唱,讲前所未见的故事,对原创华语音乐剧我当然充满期待。”但杨磊也有一丝担忧:相比那些国际经典音乐剧已有历史沉淀的口碑保障,这些原创演出能带给自己的感受仍是未知。
  
  漫步环人民广场区域,如果说形态丰富的展演场地构成上海演艺大世界的“躯壳”,那优质内容就是上海演艺大世界的“灵魂”——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路上,该如何铸造“灵魂”?
  
  上海文化广场拥有一流硬件,也需要一流演出来铸造灵魂
  


  培育内容:国际“大IP”多快好省,为啥还要孵化原创?
  
  上周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在上海文化广场落幕,明年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又将回归上海舞台……国际经典戏剧“抢滩”上海,为申城观众带来视听饕餮。与此同时,6部原创华语音乐剧作品也将于明年春天登陆上海文化广场,同台竞技。
  
  引进一部百老汇音乐剧和原创一部华语音乐剧,谁的成本高?业内人士公布的答案令人吃惊:一部品质、票房都有保障的百老汇音乐剧,引进成本有可能只是原创戏剧的1/10!
  
  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国际经典戏剧有成熟的表演模式,高效的档期安排,可预期的票房保障,国内的演出公司甚至连演员的食宿费用都无须负担;但原创戏剧从剧本落笔到一件服装制作,“从无到有的过程,每走一步都是钱”。
  
  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曾多次到上海演出
  


  “看过国际一流水平的演出之后,我当然希望看到高水准的原创作品,这样的作品从语言到思维方式和我们自己都更接近,更容易产生心灵共鸣。”杨磊从观众角度讲述了自己对原创的渴求。“在2020原创音乐展演季的目录中,我看到了《九色鹿》《西厢》的名字。中国有这么多美丽的故事,不能艺术化地搬上舞台多可惜啊!”这样的渴求并非个例:今年上半年文化广场的音乐剧演出中,尽管有《巴黎圣母院》《天鹅湖》《猫》等国际经典,但仍有两部原创作品跻身票房前十。
  
  音乐剧演员阿云嘎还记得2017年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时的场景,一演就是三个月:“我当时感觉上海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音乐剧这样年轻的艺术要‘热’起来了。”但他也担心:这样的“热”能持续多久?
  
  因综艺节目广为人知的音乐剧演员阿云嘎、郑云龙是此次上海音乐剧节的推广大使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安栋说:“上海是中国最懂得欣赏艺术的城市之一,我们有高质量的观众群,应在发展原创作品上发力。”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尽管上海被称为“文化大码头”,但如果仅仅是码头,在内容产业、国际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将受制于人,要想持续“热”下去,就必须“寻求生产立体的、全方位的产品线和产品层次,尝试粘合产业链上下游,为国内文化产业长远发展蓄力。”
  
  “原创是行业的未来。”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说,文化广场之所以将原创音乐展演季放在春天,也表达了一种渴望:“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希望我们的演艺作品也能茁壮生长。”
  
  “原创是一种心愿,也是一种焦虑。”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坦言,缓解这样的焦虑不能靠简单地“加大投入”,关键还要培育出“土壤和人”。
  
  培育平台:势单力薄的年轻人,凭什么发挥才情创意?
  
  一部原创音乐剧,究竟该投入多少资金?
  
  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王洛勇曾在美国排演了一出百老汇音乐剧——
  
  第一次剧本朗读,在导演家的后花园,男女主演四人加一名键盘手,主要花销是一顿自制午饭;
  
  第二次戏剧小样排演,来了24名演员和一些资深业内评论家,这次的花销则是餐馆聚餐的费用;
  
  第三次戏剧片段排演,共有40名演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排练,投入了场地、人员等费用,台下坐着的是邀请来的银行家、院线经理。看过表演之后,创作资金、表演场地等问题逐一解决——与一般投资方习惯的事先谈好价码,一次性投入的“计划式投资”不同,戏剧被称为“不断修改的艺术”,从剧本雏形到完整的演艺作品,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往往可以逐步进行,一旦与市场预期严重不符,可以及时止损。
  
  “就连《吉屋出租》这样著名的音乐剧,一开始也是敲着脸盆和厨房瓷砖排演出来的。”在王洛勇看来,对原创越“焦虑”,文化投资就越不能“盲目任性”,这方面纽约百老汇已有成熟的“外百老汇”模式可供借鉴。
  
  许多百老汇经典戏剧最早的排演场地就是花园、广场等场所
  


  12月7日,上海文化广场将有三部音乐剧作品《对不起,忘了你》《南唐后主》《生死签》公开亮相,各演出45分钟片段。这三部音乐剧正是借鉴“外百老汇”模式海选出来的。
  
  去年,横跨整年的首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面向全行业开启剧本征集,评委们从76部作品雏形中海选出5部,投入部分资金支持外,还让由来自高校、业界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大拿组成的导师团与年轻创作者“配对”,导师在不干涉内容的情况下帮助引导创作者完善作品形成小片,最终从5部小片中选出3部,每部再投入20万元,形成相对完整的片段。届时,这些年轻的创作者将带着自己的作品片段与观众、投资人见面,接受来自市场的检验。
  
  “这个过程就像是筛选一粒粒种子,看究竟哪些可以成长参天大树。”费元洪说,针对“原创乏力”的行业痛点,整个孵化计划仅用了不到200万元的资金,就集聚起大量原创作品,“我们只是搭建一个平台,确定游戏规则,谁都可以进入这个平台来试一试。”今年,这项孵化计划将继续进行。
  
  这个平台也为年轻的演员、作曲者、编剧等搭起交流的平台。“年轻人虽然势单力薄,但我们让他们站上舞台,有了被各方看见、彼此交流合作的机会。他们可以成为行业的生力军。”
  
  培育观众:刷抖音亦快乐,如何让剧场观众的感受与票价等值?
  
  每次看完演出,杨磊都会在朋友圈里发定位和剧评,也总能得到朋友、同事的热烈反响。他不否认自己的虚荣心:“毕竟走进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动辄数百上千,总要留下一点痕迹。”
  
  来自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专业剧院共举办音乐剧演出292场,吸引观众28.7万人次,剧场票房收入6152.63万元,在11个剧种中排名首位。其中演艺大世界的音乐剧演出场次占比全市近71%。
  
  但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上海在文化方面的产值和消费,不仅无法与纽约、伦敦等国际一流城市相比,与东京、首尔等亚洲城市和北京相比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特别是剧场艺术仍然面临较大的消费门槛。
  
  一个人刷抖音两小时,获得的快乐几乎不要投入;一对情侣看场热门电影,算上零食也不过200元;如果举家看一场热门音乐剧演出,往往需要反复掂量。
  
  “这样的支出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是一个‘重要决策’,我们提供的演艺产品必须要对得起观众的决策。”今年上半年,音乐剧剧场票房排名前10的剧目中6部落地文化广场,费元洪坦言剧院培养观众,关键是培养观众的信心:“要让观众相信我们可以帮他们做出文化消费的决策,他们才会反复走进剧院。累积的口碑是责任,也是品牌。一部剧把观众拉进来、另一部剧把观众推出去这样的事不能做。”
  
  中国和以色列联合创排的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
  


  随着原创华语音乐剧在数量及品质方面逐年上升,文化广场近年来逐渐从“上门找剧”到“选剧上门”,身份从“乙方”变成“甲方”,音乐剧节明年推出的来自海峡两岸的6台13场演出中,既有《春上海1949》这样的红色音乐题材,也有《九色鹿》《西厢》等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作。费元洪建议从业者和观众不妨从“小戏”入手,这样的戏剧对市场反响没有那么敏感,观众观看门槛和压力也相对较低。
  
  “在美国百老汇演出时,演员周四下午会走进学校,带着孩子排演片段。”王洛勇说,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下一周这些孩子的家长几乎都会带着他们走进剧场。”在戏剧发展成熟的城市,主创人员走进学校、社区,邀请居民们参与剧本朗读、参观排练几乎已成常态,但在上海,杨磊仍然渴望这样的深度交流,而不仅仅是演出结束后巴望着能与演员合影或讨个签名。“邀请观众参与排演的各个环节还有个好处,不符合市场预期的地方或观众不满意的细节能被及时发现,可以说用最小的成本发现问题。”
  
  “任何一场演出,既是文化产业的产品,也是艺术创作的作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执行院长乔迁认为,必须重视观众的参与,必须面向市场的挑剔:“艺术不是‘自嗨’,卖不出票的演出谈何影响力?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非常重要,但离开经济效益谈社会效益就是个伪命题。”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