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袁隆平

2019-3-18 10:12


  参考答案:《环球时报》采访袁隆平的对话
  
  1)环球时报:在国际上,中国的粮食生产技术是否有优势?
  
  袁隆平:当然,我们的杂交水稻 顶呱呱。全球50%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水稻是老大哥。世界水稻的平均产量是3.9吨/公顷,而我国的平均产量达到7.1吨/公顷。现在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突破了12吨/公顷,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我们正在搞第三期的研究。在非洲等地,我们外援的杂交水稻产量能比当地产量翻两三番。在几内亚,本地品种产量1.5吨-2吨/公顷,我们杂交水稻随便就能产6吨-7吨/公顷。
  
  2)环球时报: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13亿人吃饭的问题,能否解决全球吃饭的问题呢?
  
  袁隆平:我觉得能立竿见影解决缺粮问题的方法,就是推广杂交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只要4个月就能看到效果。目前,除我国外,全球每年水稻种植面积有1.1亿公顷,通过我们十多年的努力,推广面积达到200万公顷左右,不足总面积的2%,空间很大。如果全球1.1亿公顷的水稻田有50%种杂交水稻,保守估计每公顷仅增产2吨粮食,全球每年将增产1.1亿吨粮。按人均每年消耗300公斤粮食算,意味着可多养活3.6亿人。何况每公顷不可能仅增产2吨粮食。
  
  3)环球时报:为什么走出国门十多年,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却只有全球水稻总面积的2%?
  
  袁隆平: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外引进杂交水稻种子十分慎重。他们会考虑,如果今年你给了他们种子,而明年不给了,他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就成了问题。所以,大多数国家希望引进能在当地直接繁殖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而不是引进杂种。杂交水稻种子是指由水稻父本与母本结合而繁殖产生出来的杂种。我国对种子出口同样十分慎重,只出口杂种,不能出口作为亲本的父本与母本种子。其实,我们可以像日本出口电视机一样,先把低于现有成果多个等级的产品拿出来推广,一代一代更新,而高端技术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完全可以让数以百计中的某个杂交水稻亲本对外输出。
  
  4)环球时报:您期望杂交水稻在最近几年能推广到怎样的比例?
  
  袁隆平:我今年78岁了。 我这辈子还有两个愿望:一是到2010年左右,使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产量达到13.5吨/公顷。二是到2010年左右,国外推广面积能增加到1500万公顷。如果这两个愿望实现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