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独一味

2017-12-27 15:51  |  作者:江秋  |  来源:上海文艺网

  我是个书法爱好者,总觉得古老的的书道不能完全承担新时代书法教育之重;但又不见新时代书道的权威发布,故常到书市去寻找解决这一矛盾的答案。一天,在一家书店发现几本《书法•国学》呆在那里,既无店长推荐,又非名人所著。琢磨书名,“书法”“国学”两个名词由“•”联结,便觉出些“怪味”来。我是个怪人,就把这“怪味”的书带回了家。事后,我桂花树下读此书,花香、书香伴我一口气读完。然而也有些疑惑:几个做基础教育的先生能编著出这等味道的书来?这里有高度、深度、宽度、可读度,更有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战略眼光啊!

  
  高度,独一味。
  
  “读出来是中国声,摆出来是中国样,品起来是中国味,蕴涵的是中国情,给予的是中国力,在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唯有汉字书法!”
  
  这是扉页中的一段话。
  
  书法,原本只是写字;高看了,只是艺术。但有谁之前有过这种判断呢!这一独特的判断竟然从书法艺术中读出了中国声音,看到了中国模样,品到了中国味道,触到了中国情感,碰到了中国力量!书法史上对书法本质最高境界的判断也只有孙过庭《书谱序》里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啊!
  
  这一判断,准确、新颖,然而又没“失根”。清代学者梁松斋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当代学者蒋勋说:“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这不与他们的观念不谋而合,基本相符吗?梁公的话,虽是对各朝各代书法崇尚点的的概括,但也可从“韵”、“意”、“态”等文眼,读出中国特色的“声”与“情”,看出“样”与“力”,品出“韵味”。
  
  “借着书法的阶梯,登上国学的高台,鸟瞰书法秘笈;以国学为乳汁,以书法为奶头,学书法,学国学,学做人,一起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动!”
  
  这是封底中的一段话。
  
  书法教育,原本只是教人运笔写字;高点说,只是教育学生学习书法技艺,成就一笔漂亮的字。可之前有谁提出并实践过学书法,学国学,学做人呢?书法、国学、做人,原本分门别类,自成一家;然而《书法•国学》一书,三者通识、通教、通学、通用,撞穿壁垒,学一点,得一串,这不正是新时代教育的新思维、新举措吗?
  
  蒋勋的话更加直接,从“直线的耿直”到“曲线的婉转”,从“方的端正”到“圆的包容”,告诉人们: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一直就在汉字的书写中。由此得知,汉字书法的“核心价值”绝不只是教人写一手漂亮的字吧!
  
  本书高度的“独一味”,绝非是一朝艳的昙花,而是中国本土长青树的新枝。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书”列在“六艺”与“六经”内,无论哪一种(或礼、乐、射、御、书、数或《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乐》)都没缺少过“书”;到了书法“完法”的晋代,王羲之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中皆有意”;到了“尚法”的唐朝,皇帝李世民都说:“书,心画也”。这“意”这“心”指什么?我们来个发散性思维,不难发现,指国学——传统文化。有人说:指书法家个人的思想感情。这没错,但个人的思想情感又怎能脱离得了传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中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看看实际的东西,经历史淘而没汰,留名千古的书法家有哪一位不是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呢?即使有些没读过四书五经六艺的书法子民,国学的潮汐就没能打湿过他们的鞋?
  
  如果说把“书”归为“六艺”,是宏观的视野,那么王羲之“书意转深”的论断,就是微观的书道。“书”,实属国学,无可非议,只是后来的书者,在“以书取仕”、“以书谋利”的时代背景下,为追求功名利禄,专注技艺,而抽空了书法及其育人的人文内涵。《书法•国学》的独一味,说白了,只是在追求书法及其教育的本真而已。然而她是值得敬重的,毕竟在我国,尤其在我国的新时代,书法及其教育的路子基本上还是弄歪了的老“书道”。何也?眼光的局限,看不到书法艺术的生命走向——记事状物的符号功能日趋衰老,传播文人的功能日益勃发。
  
  扉页中,由连续四个分判断组成的一个总判断,道出了新时代书法的本质,真叫人我耳目一新;封底上两段陈述或两段祈使,阐明了新时代书法教育的书道,催我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深度,独一味。
  
  深度,怎么理解,如何测量?我以为用精微的举措直抵预设的目标。深度取决于精微。只有“精”,才能深;只有“微”,才能达到“度”。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受力面积小,压强才越大。
  
  读书,我有点小经验:有高度的东西往往表现在概念的构建,而缺乏精微的演绎。就像我们见到牛肉罐头,而没看到给牛喂草、治病,宰牛取肉、调味装罐等辛苦步骤一样,好看好吃却不知其个里。而《书法•国学》却个里分明,体现了教科书(校本教材)的特质——精严细实,深度恰好。
  
  单元目录中,有《笔画——‘神’所致》《笔法——‘智’所用》《结体——‘仁’所以》等题标。我就想,笔画,不就是点、横、撇、捺等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怎么会牵扯到“神”呢?笔法,不就是运笔书写的技法,与“智”又何以相干?结体,原本就是由字素组成字的玩儿,岂有“仁”哉?
  
  作品构思可谓精微,我也不得不精微一下。
  
  仅以第三单元为例。笔法篇——“智”所用,先用诗的语言作【引子】,总揽全局,给学生一罐“牛肉罐头”;然后以《中以立骨屋上梁》《侧以出艳绵裹铁》《藏头护尾美如蚕》《出锋显势剑出鞘》等七个课目来支撑,使读者在各种常用笔法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种智慧。
  
  开篇我提出了疑问:笔法,不就是运笔书写的技法,与“智”又何以相干?读了这里,我已疑虑冰释。《藏头护尾美如蚕》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先由书法爷爷讲了个斗鸡的故事,接着用几幅图片让读者感知理解“藏头护尾”的笔法,并归纳其要领——“藏锋起,逆锋收,藏头护尾一笔就。似蚕头,如蚕尾,画在字中美个够。”这一归纳,如诗如词,很好理解。要是我还说三道四,就可能破坏了它的原汁原味。
  
  作者如果就此搁笔,学国学,学做人就不能体现出来。他在策划中匠心独运,来了个《妈妈的唠叨》:“孩子,爷爷《纪渻子驯斗鸡》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深藏不露,不会显摆自己。《老子•八章》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要内敛含蓄,即使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技能,也不要过于张扬。你看,被纪渻子训练出来的斗鸡,表面傻乎乎,但内里精明强大;其它斗鸡表面威武雄壮,可就是不敢靠近半步。 ‘藏头护尾’是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里的书法秘笈之一。它要求我们:在书写汉字的某些笔画的某些部位时,多用藏锋,少用出锋。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不要锋芒外露,要引而不发!我们在学校读书,不要有了点成绩,生怕老师和同学们不知道,到处张扬;要谦虚谨慎,练好硬功夫!”
  
  妈妈的话实属“唠叨”,但唠叨得好啊!她本着“形相似,意相联、理相通”的原则,把学书法、学国学、学做人三者的道理相勾连,形成了有机整体,且毫无牵强附会之感。
  
  “中国智慧何处觅?
  
  笔法,就是中国智慧集散地——
  
  中立骨,侧出艳,藏头护尾堪称贤。
  
  提与按,徐与疾,度的把握分寸间。
  
  公主与担夫争道,白鹅与河水竞游,笔笔转,画画美。
  
  枯笔润笔巧配合,律吕调和,闰余成岁••••••
  
  读得懂是智慧,用得好是智慧,显得出也是智慧——
  
  笔画贯通气韵,笔法彰显智慧!”
  
  这是本单元【引子】中的一段话。读完这一章,我本想再啰嗦几句,但又觉得她实在可口可心可目,便“借代”一下,权当我心一得,做个点赞的理由。
  
  宽度,独一味。
  
  高度,体现在作者的境界和作品的立意——站在国学、育人的高度,鸟瞰书法秘笈;深度,体现“书意转深”——笔法,乃中国智慧的集散地。而宽度又该指什么呢?
  
  第四单元题标为“结体——‘仁’所依”。这里同样有个【引子】——
  
  “二人相处便成仁,
  
  单笔独画字难成。
  
  结体犹如人相处,
  
  一个仁字主其间。
  
  依于仁,避让有礼;
  
            依于仁,排叠有序;
  
            依于仁,顶戴有义;
  
  依于仁,借代不分我你;
  
  依于仁,穿插可破千重壁;
  
  依于仁,包围、顾盼犹如亲兄弟。”
  
  这个引子好啊!诗性语言,抓住“仁”字这个纲,用七个排比句,像渔家姑娘撒网一样,“网落金波闪,网起笑声脆”,把避让、排叠、顶戴、借代、穿插、包围、顾盼等常见的几条“鱼”一一捞了上来;又像太阳公公一样,毫不吝啬地由一个圆心引发出若干射线,把光芒射向书法结体的所有关节。
  
  “仁”,从字形上看,左“亻”右“二”,即可得意一二——“二人相处便成仁”,二人相处需要仁。不是吗?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相处,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师生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兄弟姊妹之间等等。无论何种关系都需要“仁”来维系,不然就矛盾重重,甚至烽烟四起,社会就不太平,各种关系就不能和谐。
  
  书法结体也一样,两个或两个以上笔画结体成字,也会发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要处理好,依然少不了“仁”!但书法结体的形式犹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错综复杂且多变,一个“仁”字怎能了得?《书法•国学》一书就能漂亮地了得。这就是她的宽度所在!你看“依于仁,避让有礼;依于仁,排叠有序;依于仁,顶戴有义;依于仁,借代不分我你;依于仁,穿插可破千重壁;依于仁,包围、顾盼犹如亲兄弟。”
  
  由孔子提出,孟子、董仲舒相继延伸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乃中华民族的人际关系学和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准则。但居于“五常”之“首”的“仁”与“义、礼、智、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首都,乃一国之都;首长乃群中之王;首席乃活动中担纲之人。由此而推断,“仁”乃“五常”之总统,如手掌与手指。无掌,指无依;无指,掌将不掌。换言之,你对人不义、无礼,处事缺心少眼,不讲诚信,能说你“仁”吗?
  
  高度、深度、宽度的独一味,我分开来说,是为了行文的方便,绝不意味着三者分家。它们之间就像月亮与月晕一样,不能绝对分开。理解时既要看到月亮,也要关注月晕!
  
  可读,独一味。
  
  食品添加剂,很多人谈虎色变,是因为过度使用;但在食品中添加了它,味道就是讨人喜欢。好的作品读起来舒服,消化也快;孬的读物读起来受罪,很难吸收。原因在哪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或无“添加剂”或“添加剂”使用不当。
  
  《书法•国学》,我是一口气读完,还能写点东西出来,除了有“花香”的优雅环境,更有“书香”的诱惑啊!
  
  我是以教书谋生的“老教鞭”,教科书见过不少。总体感觉大都像大雄宝殿里高高在上的“神雕”——木然、庄重、威严,不容许你面带笑容。此书也是教科书,可味道就是独特,很是逗人喜欢。
  
  本作品的香味,在于高度、深度、宽度的特别,还在于可读度的非常。为什么?有谜语,有故事,有笑话,有童话,有诗歌,有图画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添加剂”,能把那古老的书法话题演绎得正正规规、活活美美,既像钟繇笔下的楷书,又像张旭飙墨而成的狂草。
  
  请看:
  
  “一截竹管,一撮杂毛,奇葩婚配传道。”
  
  这是“常识篇”第一课中“笔”的谜面,由作者原创。“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基本上是竹管与禽兽之毛结合而成。作者把这种结合称为“奇葩婚配”,真令人叫绝。不是吗?竹子和禽兽之毛,原本是有生命的,只是它们这时都“死”了,不懂得婚配。但经秦国大将蒙恬的牵线,二者婚配,且能“传道”。男女婚配有传宗接代的伟大,竹管与杂毛的婚配有“传道”的宏绩啊!社会与自然间的种种规律不正是由笔记下,又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吗?
  
  其实要说明“笔”,很简单,实物往学生面前一晃,笔字往黑板上一写,干净利落、明明白白了事也未尚不可;然而学生能获得这么多有益有趣的知识吗?只怕获得的只是杂毛一撮,空管一截,人也可怜,笔也可怜!
  
  再请看:
  
  “古时,有位县太爷写了个纸条(竖着写)要仆人去买‘猪舌烧’了下酒,可他把舌字上面‘千’的一竖写长了,成了‘猪千口’。结果是小酒没喝成,仆人挨骂,县太爷也羞得无地自容(一下子到哪里去买一千头猪呢)。”这是“结体篇”第四课“穿插”内容中书法爷爷讲的故事。故事生动形象有趣,一下就让读者明白:书法结体忌讳松散。这比有些人对这点知识一千遍的阐释好一万倍。痛快!
  
  还请看:
  
  “固国四周有长城,
  
  包涵同道勿闭门。
  
  包者必定心胸宽,
  
  全包半包皆靠仁。”
  
  这是结体篇对“包围”结构要点的小结。四句话二十八个字,可内容极其丰富。有包围结构的例字(固、国、四、周、包、涵、同、道、勿、闭、门),既有全包,又有半包;有爱国、爱人的思品渗透——巩固国防四面要有长城;包涵志同道合的人,不要关上门;能够包容人的人要心胸开阔;如何才能包涵他人,无论全包或半包都要有“仁”心。整体一语双关,比喻贴切。
  
  我细细地统计了一下,这本书中谜语28个,基本属于作者原创;故事25个,个个有根,根在统文化中的经典,如“昭君出塞”、“苏武牧羊”等;诗词32首,是诗又是词,是词又是诗,均属原创。
  
  除此之外,每一具体课目皆设《书法爷爷讲故事》《书法要点》《国学语录》《妈妈的唠叨》《我和笔笔临墨池》小版块,且都围绕学书法、学国学、学做人这个中心展开。这一设计,可见作者把自己置身于智的山、花的海和心的玉壶。我可推断:他(她)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然,他怎能猜度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呢?“爷爷的胡子里长满了故事”;“妈妈准备了一席唠叨”;“我”可能是个喜欢与“笔笔”为伴的青少年;老师始终没有出场,却能感受到笑容可掬的老师就在身边。
  
  我本想就此搁笔,却按捺不住,还请欣赏如下设计——
  
  “我看:
  
  ——光泽柔和,无草梗,无沙粒,无洞眼。
  
  我摸:
  
  ——光滑,细腻,厚薄匀。
  
  我抖:
  
  ——绵软,不脆,声细绵。
  
  我试:
  
  ——吃墨快,扩散匀,分层涂墨层次清。”
  
  这是指导读者识别纸张优劣的内容。作者没有将其要领硬塞给读者,而是要求他们通过感知去识别——“我看”、“我摸”、“我抖”、“我试”。说心里话,用纸,我还真不知道这样做呢!哎,这哪里只是教本,不就是很好的教案吗?
  
  味独一,意绵长,恕我不能一直说下去!最后哼一小曲——
  
  书道千古长,人文之绝唱。
  
         命运却多舛,志士敢救亡。
  
  新时避古道,创新要担当!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