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北京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2016-12-16 16:40  |  作者:杨璐  |  来源:上海文艺网

  {上海文艺网报道}北京西部连绵不绝,错落有致的山群,统称为西山。诗人徐志摩曾赞美西山的景致:“北京的灵性,全在西山那一抹晚霞。”由此可见西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重要地位。这座护佑着北京城的西山,首次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在荧屏上,就是王淳华导演的10集人文历史纪录片《大西山》。
  
  《大西山》于12月5日在北京卫视首播,周一到周五每天一集,明天即将收官。它给了观众一个了解西山灿烂文化的机会,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北京这座城市与大西山之间有着血脉上割不断的跨越千年的联系。拍摄《大西山》前后共消耗了三年的时间,王淳华身兼此片的总导演和总制片人,从前期筹划到实际拍摄再到后期的剪辑和播出,她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用全部心血浇灌作品。
  
  关于为什么选择“西山”作为拍摄题材,导演王淳华由衷地感叹道:“大西山的文化资源是可以做一辈子的。”的确,北京有很多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西山也算不上名山,既没有泰山之尊,也没有华山之险。但是,西山对于北京这座城市而言,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它不仅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饱含着人文历史精华的山脉。从北京作为都城开始,西山便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选择西山作为讲述北京人文历史的载体,在于西山的历史之大,人物之大,故事之大。”
  
  《大西山》的内容涉及山水、物产、军事、陵寝、园林、宗教、民俗、工业、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分布在名为《缘起》、《基石》、《香火》、《烽烟》、《园说》、《文脉》、《魂归》、《融流》、《家源》、《问道》的10集正片中。
  
  在谈到创作团队为了《大西山》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时,导演王淳华颇为感慨,为了能够更好地感受这座山的文化底蕴以及挖掘山上的拍摄资源,她带着整个团队走遍了西山的每个角落。发现美不胜收,繁苦不足为外人道。
  
  西山林海苍茫、烟光岚影、四时俱胜,数百年来,有无数文人学士为它四时的景色所倾倒,游赏其间,乐不知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关于西山的历史,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大约是自金元以来历朝历代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的各种皇家行宫、苑囿、别墅、寺庙,其中最享有盛名的当属清代康乾盛世时营建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以及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这些内容在《大西山》的《园说》一集都有非常详尽的阐释。
  
  《大西山》在“情景再现”上下了“血本”,思路上也别有匠心:不追求戏剧性,追求写意风格,让触不到的历史更加清晰可感。王淳华导演坚持不讨巧的创作态度,对待历史有着严谨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在故事原发地拍摄,转场次数也就非常多,对于导演本人和整个团队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王淳华说,片中还插入了水彩画来辅助画面叙事。国画没有颜色,油画太过沉重,水彩画则既有国画的飘逸气质,也有油画的凝重色彩,弥补了书面资料的不足。有些史事不适合情景再现,用绘画则既有形象,又能留白。以前的片子用音乐和影像勾连,这次用绘画来串起,最终形成了本片独有的艺术印记。
  
  刚接到《大西山》的时候,王淳华并没想到这个项目会有这么大的难度,因为她本身是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导演,各种场面和局面都碰到过,接这个项目是出于业务的自信和对朋友的回报。到了项目的后期,她却发现自己越陷越深,既是制片人,也是总导演,需要统筹兼顾的事情太多,一度喘不过气来。作为导演,她要在片子的质量把控和艺术表达上,做到臻于完美;作为制片人,她又需要面对繁多的事务性工作,此片的合作方来源多样、整个团队的人员构成也较为复杂、资金的筹措和支配也很有难度,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给了王淳华导演很多的困惑。她笑谈自己的双重身份,犹如是“飞禽中当走兽,在走兽中当飞禽”。
  
  在面对“大西山”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时,王淳华导演发现,这个主题太庞大了,“《大西山》项目对于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以我们的知识结构、经验、经历,把控这样的宏大主题,难度不小。”但令人欣慰的是,《大西山》最终顺利播出,收获了观众和相关部门的好评。
  
  《大西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是第一次以影像呈现出北京西山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以艺术的方式渗透国家的文化战略,该片首次提出“大西山”的概念,推动了国家对大西山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运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的探索和挖掘。并且对于恢复已经沦落破败的文化景观、文物保护以及西山地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谈到拍摄《大西山》的感受,王淳华导演说,历史留给了西山太多的财富和资源,几百年来帝王将相、权贵富贾、文人墨客的足迹、踪影,让西山有了丰厚的人文积淀,仿佛每一处山石,每一丛草木,每一条溪流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大西山好像一位母亲,用丰饶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哺育着北京这座城市,这部片子采用城与山对话的方式展开,就是为了让现如今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能够沉下心来去回望自己祖先的历史,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实际上,《大西山》在王淳华的导演生涯中只能算一个“异数”。本片偏于高冷的叙述风格是由其主题、使命和素材决定的,而王淳华更擅长于书写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情感叙事和细节呈现得心应手。在过去的12年间,她一直在文化纪录片这条道路上深耕,留下一串作品。
  
  从2005年拍摄《世纪影人》,王淳华导演正式进入文化纪录片的创作。
  
  《世纪影人》是52集大型人物系列片,通过大量首次发现的影像资料,以及当事人独家披露的幕后传奇,讲述了一批中国影坛的国宝级演员、导演、编剧的戏梦人生。此片选择人物的标准是:在百年电影史中,对电影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取得突出艺术成就,并在观众心目中留有美好形象的电影人物,例如蔡楚生、上官云珠、周璇、赵丹、舒绣文、石辉、孙道临、黄宗江、张瑞芳、于洋等。
  
  谈起《世纪影人》,王淳华导演说,正是通过拍摄这套人物系列片,她才开始慢慢地亲近和理解老一代电影人。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历史,正逢中国新旧文化、中外文明相互冲撞、渗透、扬弃、融合的变革时代,中华文化的复兴赖此萌生,且方兴未艾。在激荡的时代大潮之中,电影人的颠簸、坎坷与摔打可想而知,沉沦于崛起的命运多舛,悲欢离合难以尽述。
  
  由于片长所限,怎样在50分钟里把一个人的一生真实而特别地呈现出来呢?王淳华导演选择了以点带面的创作路径,把历史淡化到大的讲述背景里面,凸现故事或事件,强调性格决定命运,增加戏剧性和悬念感,挖掘他们的个性特点和精彩故事。
  
  《世纪影人》为我们留下了老一辈电影人的珍贵影像资料,在拍摄这部片子时,许多老电影人年至耄耋,因此《世纪影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抢救和打捞,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部纪录片也让王淳华找到了时间、作品和人物之间的微妙艺术韵律,坚定了拍摄文化纪录片的信心。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和采访精华集结成书后受到读者欢迎,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因其史料的珍稀性而畅销。
  
  2008年,王淳华导演拍摄了24集音乐纪录片《岁月如歌》。该片并不是简单回顾中国的流行音乐史,而是将音乐当作生活变迁的背景,以人和音乐的关系为核心,展现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变化。王淳华导演选择歌声为切口来进入历史现场,串起了中国人的共同回忆。它也并非是单纯的编年体纪录片,而是融入了歌会、专家明星访谈和影像资料等元素,既有美学观赏价值,也有史料价值。
  
  《岁月如歌》选择30年间的百首经典歌曲,由12大主题结构而成:《青春》、《生活》、《爱情》、《故乡》、《英雄》、《友情》、《梦想》、《亲情》、《童年》、《奋斗》、《影视》和《祖国》。一首歌就是一段岁月的浓缩,《蹉跎岁月》勾起人们对知青年代的回溯感怀,歌声一起就昨日重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让人想起欣欣向荣的八十年代,旋律一起就春光明媚。《从头再来》把我们带回艰难的国企改革阵痛中,“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民众的疼痛和昂扬尽在其中。
  
  关于《岁月如歌》,王淳华导演也是有遗憾的,当时最早一批的歌唱家没有影像,只有声音,所以后来她才会努力打造现场,设置艺术感和岁月感很强的舞台布景,使一些老歌唱家能回来,让这些声音填补影像空白。并且,在舞台上原声原唱有一种时空对比之感。
  
  王淳华发现,音乐看不见,摸不着,但旋律一起,就有无限丰富的信息扑面而来,国家的政治氛围、人们的精神面貌、时代的流行风尚…一整套回忆被重新唤起,纪录片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在《岁月如歌》中充分展现,王淳华在其后的创作中对音乐元素的运用更加娴熟。
  
  2009年,王淳华执导的《百花》堪称新中国文化史诗,从影视、戏剧、音乐、文学、舞蹈各领域记录60年的文艺发展历程。《百花》最吸引观众的就是片中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及对一些老艺术家音容笑貌的再现。片中选取各艺术门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详细阐述:如第二集里撷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桥》、话剧《龙须沟》、相声《维生素》等,并通过生活资料和嘉宾回述把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再辅以旁白给出当时文艺界的整体风貌。60年间,优秀作品浩如烟海,杰出人物灿若星辰,《百花》沉淀了最灿烂的篇章和最隐秘的心事,播出之后反响如潮。
  
  谈起《百花》,王淳华导演笑着说:“我的创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因为这部片子涉及到了60年的文艺史,有很多难以绕开的特殊时期和作品,怎么处理这些敏感的素材,就特别考验总导演的艺术功底以及把关智慧。幸运的是,这个片子做到了官方、民间都满意的效果。
  
  2012年,王淳华导演带领她的团队制作了十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人民的艺术》,展现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60年的风雨沧桑。全片不但采用高清数字设备拍摄、3D 特效后期制作,还大胆探索戏剧化空间场景复原与穿越的效果。它以人艺经典剧目的舞美布景为基础,营造出特殊的采访空间,大到舞台小到化妆间,都是原汁原味的人艺实物。这就使得这部记录片戏剧味道浓郁,形式和内容完美匹配。
  
  《人民的艺术》采取的是编年史与主题化相结合的分集方式呈现,使60年来的人艺戏剧、人艺风格、人艺精神、人艺人物等尽数入片,创作上颇具难度。
  
  王淳华导演选择了将经典剧目的生成与发展与重点人物的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方式,对《龙须沟》、《茶馆》、《雷雨》、《推销员之死》等一系列人艺经典剧目的缘起和幕后故事的发掘引人入胜。
  
  为了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的历史,王淳华导演决定放弃演播室的方案,专门搭建了戏剧特有的场景,再现当年的真实生活和排练场。引入3D特效和抠像技术,拍是在景片前拍的,但成片效果极有纵深感。《人民的艺术》的采访对象从102岁的叶子老人,郑榕、蓝天野、朱琳、苏民等老艺术家,到杨立新、濮存昕、宋丹丹、梁冠华、何冰、王斑等中青年演员;既有梁秉堃、田本相、苏叔阳等理论家,也有白岩松、姜文、冯小刚等社会名流。
  
  人艺既是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集大成者,在话剧观众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一座历经60年风雨、见证共和国沧桑的文化地标,《人民的艺术》展现了人艺戏剧的恢宏华美,也留存了一段多人口述的话剧信史。经此一役,王淳华的创作拼图臻于完整——电影、电视剧、音乐、戏剧,当代最流行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文艺形式全部纳入了她的纪录片版图。
  
  回顾王淳华导演十几年的文化纪录片之路,她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时间纵向上,每一次出击都是对共和国文化史的梳理、抢救和打捞,在光影之间镌刻岁月的年轮;表现手法上,每一部都非常重视历史细节的再现,情感共鸣的生发,总能勾起观众泪流满面或者无限怅惘的回忆;作品梳理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尽数纳入视野,条分缕析,给出精确坐标。可以说,把王淳华打造的四部文化纪录片看了,共和国的文艺风云也就尽收眼底了。
  
  而在完成了基于影视、音乐、戏剧的视听文化纪录片之后,王淳华又以《大西山》开启了历史、地理文化纪录片的征程。关于未来,她从不给自己设限,愿意尝试各种可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北京八百年建都史,有太多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文化瑰宝。目前,她已经暂时把目光从京西的大山中抽离,移向京北蜿蜒曲折的长城文化和京东烟波迷离的运河文化。她希望在此后的导演生涯里,能完成《北京文化三部曲》,用纪录片绘制出通向北京悠远历史和山川地理的“清明上河图”。
  
  王淳华其人
  
  国家一级导演。北京电视台大型节目负责人。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及德国西柏林“D·W”高级电视管理专业。作为总导演、制片人策划制作的影视节目、专题、晚会数百项,多次担当大型庆典活动总导演。
  
  2000年起进入纪录片领域并深耕于此,长于以时空和主题为经纬线梳理新中国的文化建树,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艺视角之间穿梭自如,重细节、重情感的切入方式总能勾起观众的共同回忆。纪录片代表作品有《重返巴格达》《世纪影人》《岁月如歌》《百花》《人民的艺术》以及《大西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