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对策研究

2024-2-3 16:21  |  来源:CCTV央视一线聚焦


  根据前不久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上公布的数据,我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1179万人,较去年增加21万人,再创新高。失业问题,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愈发突显,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宏观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减弱,加之此前新冠疫情迁延反复,导致以大学毕业生为主要构成的青年群体就业越来越难,且呈现出长期结构性矛盾与短期周期性矛盾交织、季节性失业与长期失业叠加的态势,由此引发的社会舆论与矛盾也日益尖锐。
  
  纵观我国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其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包括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饱和与欠发达地区人才稀缺的区域结构性矛盾以及毕业生“求职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各地各行业劳动力市场“冷热不均”,有岗无人和无业可就同时上演。其二是用人单位就业歧视与观念错位现象泛滥,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弱化岗位属性和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名校、高学历来“装点门面”“提高门槛”,引发人才“高消费”和无意义“内卷”。其三是求职者、尤其是近三年的应届毕业生“求稳”倾向一路高攀,自主创业意愿不强,缓就业、慢就业比例连年上升。以2023年国考为例,报名人数250.3万人,平均职位竞争比60.3:1,部分热门岗位达到了惊人的5800∶1,但依然有不少人趋之若鹜,甚至做好了“二战”“三战”的准备,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资源的浪费。其四是灵活就业趋势凸显,随着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崛起,一批新就业形态和新职业应运而生。2022年,国家人社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增加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数字金融营销师、元宇宙资产管理顾问……这些新潮岗位的涌现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
  

上海市优秀HR经理人,就业创业导师王浩
  
  综上可知,新形势下“就业难”是多重影响和主客观因素交织导致的综合性难题;相应地,化解就业之难也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求职者自身共同发力,多措并举,才能在发展与改革中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党的二十大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政府层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把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是保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在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社保等调控手段,加大对民营经济主体的支持力度,为广大企业减负担、增后劲,以保障岗位供给能力。其次是围绕地方产业调整和重大民生需求,增设一批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岗位等,一方面可引导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才缺口与扩大就业岗位实现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部分求职者拓展就业视野、提高就业能力、延长择业周期。三是打好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组合拳”。要加强财政、税收、人社、金融等部门协同,优化创业营商环境,鼓励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就业的潜力,促进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加快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和岗位;同时着眼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和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的特点,研究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就业保障机制,切实做好灵活就业劳动用工、薪酬待遇、权益保障等工作。四是兜牢困难帮扶底线,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农村大学生适当倾斜就业帮扶力度,落实失业登记制度及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服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完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从业者双向权益保护,打造公平良性的劳动力市场。
  
  院校层面,要牢记“国之大者”,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鲜明导向。一是持续深化以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切实扭转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的“老观念”“旧思想”,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职业匹配度、社会满意度。二是切实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推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加快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三是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广阔就业平台。一方面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发展新动向,在省际、区域、校际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联盟,促进就业市场一体化,实现就业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互通共享。另一方面,通过访企拓岗等方式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与合作企业共建课程,探索推进订单培养模式。四是关注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配合国家和当地政府,鼓励引导毕业生参与“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计划,主动到最需要的地区和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早日成长为担当更大使命、展现更大作为的新时代好青年。
  
  此外,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与用人单位应尽己所能,及时提供市场动态、岗位与人才需求等信息,努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持续提高就业质量。就业者自身也要关注市场趋势,增强风险意识,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正视就业压力,保持乐观态度,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主动寻求更高层次的进步和提升,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和人生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随着又一年春招的临近,各地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及措施,从帮扶经营主体、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供需匹配、完善就业服务等各方面多管齐下,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托举。相信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就业问题一定会加快渡过阵痛期,在党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转化为更加强大的前行动力和宝贵机遇。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