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永葆童心,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生活 ——与孩子们谈论36个话题》

2023-3-1 10:50  |  来源:上海文艺网

永葆童心,热爱生活
  
  孩子:上午好!
  
  今天上海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街道上又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骑着电瓶车在小区周边兜了一圈,见证上海疫情向好,防范区居民可以自由出入小区的特殊日子。一直困于小区,已经七十多天没有上街了,看看周边的风景,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与自然亲密接触,这是人的自然性特征。人类虽然社会化程度很高,但天性本自然。今天还是另一个特殊的日子——六一儿童节。儿童节是异常美好的节日,往年这个时候,你会问父母要礼物,在等待节日礼物的时间里,一直在期盼。收到礼物时,脸上的喜悦之光比阳光还灿烂。今年你没问儿童节的礼物,估计意识到自己已是少年,但我也发了一段微信给你,希望你永葆童心。童心可贵,这份童心是对世界的好奇探究之心,这份童心是对未来畅想憧憬的之心,这份童心是幸福笑看人生之心。孩子,童年的好奇探究之心,是求知的欲望,是探索的动力,一个人只有满怀好奇之心,才能心态年轻,永远积极上进。若凡事无动于衷,老气横秋,将不思进取,止步不前。孩子,对未来畅想憧憬之心,将让我们目光永远向前,心怀理想,从而满怀信心,执着追求。若只看眼前人将苟且,仅看过去人将老朽。孩子,幸福笑看人生之心,将让我们积极乐观,看淡困难,举重若轻。若愁苦面对琐事,必将身心疲惫,不堪压力。孩子,每个人的童年都将逝去,童年,停不了,留不住,给我们一段愉快的经历和有趣的生活,然后这些人生底色留在了记忆里,照片里,视频里,文字里,常常被我们记起,是昨日的印记,也是未来的起点。童年虽有伤心难过,有哭鼻子,发脾气,耍性子,但大多都是无忧无虑,每天感觉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情趣。童年时看前方鲜花满径,硕果盈枝,满是希望。孩子,你正身处童年到少年的转变期,学习仍是生活的重心,苦与乐,喜与忧大多与学习、学校相关。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学习更加自主,生活逐渐自理,人格上逐渐建立自尊,能够有意识的缓解焦虑,克制冲动,学会反思。孩子,这个时期,你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多,与同伴群体的关系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增强,并期盼在同龄人的世界中确立自身的地位。这个时期,孩子们在认知能力上有较大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上也有所进步。孩子,你虽然有所成长,但成长是一生的任务,这个年龄段,关于我是谁,自我的行为与意识,自我的理想与追求等问题的认知还较为粗浅。孩子,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是如此。比较一下我们的童年,我更多是在自然中成长,白天听虫鸣鸟叫,夜晚看月影星空。当时的电子产品少,记得家里只有一台收音机,每天中午与父兄一起听刘兰芳、单田芳等艺术家的评书《隋唐演义》、《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等,对历史充满了兴趣,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孩子,你的童年也喜欢亲近自然,不太玩电子产品,我们经常带你去公园玩,爬佘山,去国内旅游、探亲访友,也到过泰国、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记得2017年暑假,你与我们学校教职工一起到内蒙古旅游,你懂事而自觉,会照看行旅,提醒我注意安全。虽然很小,但每天都准时起床,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积极配合,在呼伦贝尔草原留下了童年的记忆,在内蒙古大地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只是后来疫情影响,旅行减少,居家上网课多,周末也是辅导班上课,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电子产品虽然能便捷的得到信息,并方便通讯与娱乐,但碎片化信息往往不成体系,对于人的系统知识、丰富思想的提升并无益处。视频信息繁多,往往拉着人跑,个人思考和想象的时间被侵占,自主性和独立意识就差。我一个朋友是高中教师,他几乎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仅可以听收音机,他认为训练听觉在你这个年龄段很重要,对此,我基本认同,耳聪目明,能专注听觉并理解语音语义的孩子都比较聪明。孩子,电子产品被人类发明运用,应该是我们的工具,而不能被其牵制而迷失自我,社会上有些小孩沉迷电子产品与网络游戏,最终如毒瘾蚀心,丧失人性。
  
  孩子,童年虽已渐去,未来更是可期,带着童年美好,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少年时光。少年时代,人生美好的画卷正在绘制,人生美妙的蓝图正在铺展。这些画卷绘就与蓝图拓展都需要自身勤奋作为,正如晚唐诗人杜荀鹤劝勉侄子所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意思是说,年少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努力从来不怕早行,人生童年既已起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绚丽多彩。少年不但是人生重要阶段,更是国家未来希望,如梁启超认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孩子,虽然你已经迈入少年时光,但少年是童年基础上的成长,甚至以后会成为青年,步入中年,抵达老年,人生或多或少具有童年的影子。孩子,虽已少年,但童年许多宝贵的品质是一生的财富,我希望你永葆童心,开心快乐。童年为什么能开心快乐呢?因为天真与单纯。人的一生都可以葆有天真与单纯,当然,这种天真与单纯是童年基础上的再发展,是不世俗,有情怀。有人说社会复杂,人生不能太单纯,但事事皆复杂,人生太辛苦,有些小事未必需要去计较,有些小利完全可以放开。人生的单纯是集中精力办大事的智慧,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对大事与原则性问题坚持原则,条理清楚,但对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过于计较。单纯的人一般都专注而快乐,心胸开阔不狭隘,不受世俗偏见所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些人过于功利和世俗,往往是缺乏自信与远见的表现。孩子,童心不但纯洁可贵,坦率真诚亦可贵。坦率是真实的面对自我,真诚是善意对待他人。人生学习、生活、工作事情繁多,真实的面对自己的不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客观的看到自身的长处,是为了扬长补短。同样,真诚的对待他人,是合作与交友的基础,真诚能减少猜忌,较少误会;真诚能避免虚伪的劳心费力,聚焦重点。生活中很多人既不坦诚也不真诚,用虚伪来装点门面,最终难以长久;以自吹自擂来曾强化自信,往往会疲于应付无法兑现的诺言。当然,我们所说的坦率与真诚并非不问对象,不看场合。坦率与真诚并非情商不高,而是有的放矢。待人处事,待人待己都有很深的学问,并非仅简单的处理,但坦率与真诚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孩子,童心可贵,还在于其对自由与欢乐的追求。童心是对自由的追求,对欢乐的向往。孩子们每天都很快乐,几乎没有忧愁,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欢乐和自由,是童年时代的纯真信念。”自由的内涵丰富,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心理学上的意思,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看看人的一生,往往童年更加自由而随性。孩子虽很弱小,但心灵足够强大,他们无所畏惧,无拘无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自由是成年人世界中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往往不可得,并且因不随愿而心忧。成年人的世界里,因为各种考虑与顾及,往往难以率真而为。孩子,我总希望你的人生不要有太多的拘束,能够相对的自由洒脱,不管是金钱上还是事业上,都能够自由自在,自己做主。当然,成年人的自由是有条件的自由,这种自由是能力的象征。当自身足够强大时,就能通过自身资源,掌握的信息,凭借自身的能力,突破外界无端制约而获得自由。若能力不足,就要受制于人和事,在隐忍中积蓄力量,最终出破阻力而获得自由。当然,不管是童年自由还是成年人的自由,我们都是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自由。人生虽然向往自由,但受制于各种条件,往往难于绝对自由,特别是行为上。虽然我们在行动上未能完全自由,但可以更多的在精神上、思想上追求自由。自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类创造的源泉,很多时候,创新与创造都有赖于自由的思想与灵魂。孩子,除了永葆童心追求自由外,我们还要永葆童心追求快乐。其实,为人父母,虽然期盼儿女成功,但更期盼孩子健康快乐。之所以一直提醒和督促追求成功,只是因为我们知道:成功未必就能快乐,但成功更容易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是指内心感到高兴或满意。正如上面讲到得一样,追求理想成功的道理上,人生会更加充实而快乐。人生处世,虽然可以很超脱,但依然有比较,在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人群中,我们若能保持一定的优势,就能够心态良好,从而保持高兴与满意的状态。
  
  孩子,你虽已少年,但依然希望你永葆童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希望你永葆童心,憧憬美好未来积极追求上进;希望你永葆童心,永远追求自由快乐。人生一世,有人历经沧桑,但童心未泯,因为心怀理想,追求快乐,童心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简介:
  
  黄暾炜,文化学者、美学专家、青年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上海史志学会理事,上海评论家协会会员、文旅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学员、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全国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剧本组组长。
  
  长期从事艺术管理、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艺术管理及研究系列论文。策划、制作、编导的京剧、昆剧、音乐剧、越剧、潮剧及话剧、歌舞剧、木偶剧、电影作品三十余项。策划制作的重要演出作品多次获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项目资助,并获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海白玉兰评审等等国家级奖项。先后带队赴欧洲,美洲,亚洲国家讲学,考察,交流演出。
  
  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艺术机构、国家重点院团,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组织策划活动及文化创意项目,开设《艺术美学》、《中国美学》、《戏曲美学》、《戏曲院团管理案例研究》、《剧目策划与制作》、《微电影鉴赏与剧本创作》、《美与美育》、《微电影剧本创作》、《艺术概论》、《民族艺术的美学追求》、《美与审美差异》、《中西方美学比较研究》、《民族审美意识的演变与现状》、《戏曲流派赏析》、《东方艺术赏析》、《文化自信三基色》、《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文化自信与民族审美》、《服装美学》、《建筑美学》、《文化自信与中国精神》、《气场与能量》、《中华艺术精神》、《中国企业家的人文追求》、《当代中国智慧》、《孙子兵法与中国智慧》等艺术讲座与主要课程。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